綿矢莉莎《討厭我就別叫我來》(嫌いなら呼ぶなよ)
📖 書籍簡介
現代社會中,言語上的干涉無所不在,無論是網路上的酸民文化,還是身邊親友的多管閒事,每個人或多或少都經歷過「被干涉」或「干涉別人」的情境。綿矢莉莎的《討厭我就別叫我來》便是以這種日常煩惱為題,透過四篇短篇故事,生動刻劃這種令人啼笑皆非的現象。
現代社會中,言語上的干涉無所不在,無論是網路上的酸民文化,還是身邊親友的多管閒事,每個人或多或少都經歷過「被干涉」或「干涉別人」的情境。綿矢莉莎的《討厭我就別叫我來》便是以這種日常煩惱為題,透過四篇短篇故事,生動刻劃這種令人啼笑皆非的現象。
《夜にかける YOASOBI小説集》
由作曲家Ayase、主唱ikura組成「將小說音樂化的組合」YOASOBI的歌曲原著小說集,共收錄向夜晚奔去(夜に駆ける)、重現夢境(あの夢をなぞって)、或許(たぶん)、安可(アンコール)、 等五首歌曲的原著原創小說,以及最後面YOASOBI的特別訪談。
《累累》做為第二本松井玲奈的作品,若要勉強用一句話簡潔概括讀完之後的感想的話,那就會是,總是超乎預期!原來只是帶著好奇心,想看看偶像出身作家,繼上一部令人刮目相看的出道作之後,這次會嘗試什麼樣的變化呢。因為這兩部作品都輕薄易讀很符合閱讀當下心境,卻總是不知不覺被吸入黑洞之中,想一頁接著一頁一口氣讀完。
從出道作《偽裝》以來,松井玲奈似乎對於身分議事相關的主題相當感興趣,在前作《偽裝》裡她利用多個短篇故事,每篇故事裡多形形色色的主角,試圖寫出每個人生活當中不得不偽裝自己而感到錯亂的時刻,愛上有婦之夫的上班族女性、裝作不知道並配合著丈夫偏執的妻子、喜愛美食卻為了女僕咖啡廳的工作而不得不克制飲食減肥的女孩......,而《累累》在乍讀之下以為是同樣是各自獨立的短篇故事,讀者卻會逐漸領略原來全數都串聯成圈,所有角度面貌都將合而為一。
《午夜的玫瑰》向田邦子
聽說向田邦子被稱作為日本的張愛玲,因此預感會在她的文章中讀到冷澈蒼涼的文字,沒想到從翻開第一頁開始迎面而來的,是彷彿小時候外祖母端出的拿手家常菜餚一般,令人感到溫馨又懷念,當中或許混雜著些許粗糙的顆粒雜質,但也無妨浸潤在日常生活中的親密與溫暖,整部散文集主要是由作者的瑣事雜記匯集而成。
一直以來都不是村上的書迷,但大概是因為村上文學魔力太過強大,即使沒有讀過幾部,總感覺村上的作品總是存在生活周遭,國中時期長輩分享的《挪威的森林》,課堂上以及在書店裡翻閱過的《神的孩子都在跳舞》、《遇見100%的女孩》(第一次讀時覺得莫名其妙,去年時隔多年再次讀過卻似乎有些喜歡了),上海住宿時期室友書架上的《1Q84》,以及《聽風的歌》、《國境之南,太陽之西》等等,儘管多年來我依舊頑固不屈地不曾主動接觸過村上的作品,這次新書出版,卻剛好因為家人最近開始閱讀村上早期的作品,所以幾乎是出版當天就在網路上訂購了這本《第一人稱單數》。
與同年齡女孩差異不大的二十歲女大生,觀波邏邏,剛遭遇了一場死亡車禍,頭殼破裂,腦漿和腸子都從身體裡流出,這時候出現在她面前的是戴著氧氣面罩,發出藍光的外星人。外星人不斷說著她理解不了的話語,這裡是夢境,必須快點醒來!回想起來!那時候!妳知道吧?必須回到那時候才行......!
整本書通篇都是由女主角的視點出發,透過這個二十歲女生叨叨絮絮,有時有點顛三倒四連珠砲似的獨白帶領讀者了解狀況。咦?拜託誰來跟我說明一下現在是怎樣?不就是談戀愛嗎,太誇張了吧?說是二十歲的大學生也有點太幼稚輕浮了吧......,必須坦白地說,在前二分之一的閱讀過程中,我內心都有,諸如此類的心聲不斷漏出,真希望她可以稍微消停一下,不過閱讀到接近尾聲,反而覺得這種書寫方式安排增加了速度感與畫面感,有種觀看電影的錯覺,也許也可以說是一種很聰明狡猾的寫作技巧,省略了景物形容與描述,卻仍然可以讓書中情景近在眼前。